第三届津沽岐黄论坛开幕 “津城中医之旅”地图发布
11月15日,第三届津沽岐黄论坛暨首届国韵中医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在天津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启幕。本届论坛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天津市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汇聚国内中医药领
11月15日,第三届津沽岐黄论坛暨首届国韵中医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在天津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启幕。本届论坛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天津市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汇聚国内中医药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治未病”理念融入百姓生活,11月6日,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第十二届膏方养生节暨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在南院中医药文化展示厅、北院药品调剂大厅同步启幕,更延伸至…
本文以全国岐黄学者毛静远的临床实践为核心,通过真实病例与权威文献印证,展现其融合中西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特思路。以通俗语言解析诊疗逻辑,结合系统控制思维类比,凸显诊疗创新性与实效性,为临床提供借鉴。
2025年9月,在校团委指导下,北京中医药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在陕西省铜川市红旗街小学、七一路小学、青年路小学成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实践课程。从制作紫草膏、种植芦荟,到了解子午流注、体验耳穴贴压…
本文围绕国医大师伍炳彩的医道人生展开,通过童年苦难、学术创新、临床案例与仁心传承,展现其如何以经典为舟、以仁心为桨,在湿病与疑难杂症领域开辟新径。文章结合权威医案与生动比拟,揭示其“肝脾相关”理论如精密控制系统般调和人体失衡,并以通俗语言让岐黄智慧贴近大众。
下一步,浦东医院中医老年科党支部将继续深化“支部建设年”成果,持续优化服务品牌,深化联建共建机制,创新中医文化传播形式,为健康浦东建设、服务群众健康贡献更大力量。来源:浦东医院原标题:《支部建设年丨浦东医院中医老年科党支部:红色引擎助力岐黄之路,为民服务谱写崭
为了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10月31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之“童心绘本草 墨香传岐黄”中医药文化少儿书画大赛总决赛在长春市中医院落下帷幕。
2025年10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国家中医医疗队在镇巴县中医院圆满完成最后一场临床教学查房,为期21天的巡回医疗工作正式落下帷幕。镇巴县人民政府特致感谢信,向国家中医医疗队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敬意,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助力乡村振兴的担当表示诚挚感
作为首届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她融合传统医理与现代科研,在生殖内分泌领域开辟新径。本文通过五则典型医案,见证她如何以“补肾活血”之法,化难题为生机,诠释中医的守正创新。
当草原的风裹挟着沙棘、黄芪的清香掠过街巷,当中医药的千年智慧与蒙医药的非遗技艺在校园、夜市、乡村交融绽放,一场覆盖内蒙古多盟市的“百市千县”中医药(蒙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正深入北疆大地。内蒙古各地以“接地气、贴民心”的形式,将传统医药文化融入群众日常,在守护健康
“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宜高效的中医药服务,真的太好了!”越来越密的中医药服务点和越来越近的中医药服务,正以全新姿态走进千家万户,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不少可喜变化。
今晚19:00河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肖红玲,将携【岐黄脉道通和术】惊艳亮相!打破认知局限:三指诊脉,全身能量阻滞无所遁形消除学习困扰:告别28脉的复杂迷宫!“三步解码法” 让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揭示中医智慧:重在遵循岐黄脉道,不拘泥于固定手法
万海同,1965年5月生,医学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心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首届岐黄学者。他深耕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领域,提出“阴亏气虚,瘀阻脑络”为缺血性中风核心病机,研发的养阴通脑颗粒、金平感颗粒已获批临床应用,多项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
10月28日,黄瑾明国医大师收徒拜师仪式在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精髓、强化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为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众多中医药领域专家及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中医药薪火传承的重要
在中日友好医院的实验室里,68岁的李平每天清晨7点前准时出现,夜晚9点后仍灯火通明。作为首届“岐黄学者”,这位从火车司机转型的肾病专家,40年来像“医学侦察兵”般,用现代科技破解中医治病密码。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领域,她带领团队打响一场场“精准战役”,让传统中
10月28日,国医大师黄瑾明教授收徒拜师仪式在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精髓、强化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为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众多中医药领域专家及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中医药薪火传承的
十年,于浩瀚历史而言犹如白驹过隙;十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梅州市中医医院、梅州市田家炳医院)却描绘了一幅充满激情与奋斗的画卷。
作为首届“岐黄学者”,中日友好医院的李平教授,30年深耕中西医结合肝病领域,像打磨精密仪器般搭建学术体系——从破解“乙肝耐药”难题到构建“诊疗-随访-科普”闭环,用现代系统管理思维打通中西医壁垒。本文借他的学术日记、临床报告及医院档案,还原一位岐黄学者如何以传
从国医大师门下的传承弟子,到开创“通调靶”诊疗体系的中医大家;从诊室里的望闻问切,到让中医“简便验廉”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医主任医师刘财(字晓夫,号悬壶山人、岐黄道人)四十余载深耕岐黄,以“通、调、靶”为核,以“四大健康管理”为基,在传承与创新中诠释着当代中医
10月23日、24日,鸡泽县中医院专家团队携千年中医药智慧走进风正中学与风正小学,以“知识科普+动手实践”的双轨模式,为不同年龄段学生量身打造中医药文化盛宴,此次活动惠及学生500余人次。